又到315,誰能讓誠信和無憂“握手”
3·15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,每年的這個時候,食品安全都是備受關注的話題之一。目前,我國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逐步加強,央視315晚會作為打假治劣、幫助消費者維權的一個平臺,引起了整個社會的普遍關注。
就在年初,習近平主席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。他指出:民以食為天,加強食品安全工作,關系我國13億多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,必須抓得緊而又緊。要把工作做細做實,確保人民群眾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加強從“農田到餐桌”全過程食品安全工作,嚴防、嚴管、嚴控食品安全風險,保證廣大人民群眾吃得放心、安心。
兩會上,李克強總理強調,食品藥品安全事關人民健康,要堅決把好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的每一道關口。同時要求進一步治理“餐桌污染”,推動食品安全形勢持續改善,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。
還記得2016年央視 315 晚會, 第一刀就砍向了“網絡訂餐”。在“餓了么”網站上, 餐館照片干凈正規光鮮亮麗,但實際卻是油污橫流不堪入目。老板娘牙咬開火腿腸直接放到炒飯中,廚師嘗完飯菜再扔進鍋里?!梆I了么”平臺引導商家虛構地址、上傳虛假實體照片,甚至默認無照經營的黑作坊入駐。315 晚會的曝光對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,晚會后各大網絡訂餐平臺第一時間采取措施進行整改,國家對互聯網食品的監管也逐步收緊,各地針對網絡訂餐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監管法規。
2017年1月12日,中國消費者協會在京召開新聞會發布,會上公布了中消協2017年315主題:“網絡誠信消費無憂”。
中國消費者協會秘書長常宇闡釋了“網絡誠信消費無憂”的涵義:
一、倡導網絡經濟下誠信經營,強化網絡經營者責任意識,切實落實法定義務,自覺保護網絡消費者合法權益;
二、建立完善網絡消費者知情權、求償權、交易權以及安全權等方面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,發揮“互聯網+”給消費生活和經濟發展帶來的新動力;
三、發揮消協組織社會監督和橋梁紐帶作用,搭建網絡消費者保護社會共治平臺,構建緊密相連的網絡命運共同體,建設消費無憂的網絡消費環境。
兩會、3.15消費者維權日接踵而至,可以預期央視3.15晚會對食品行業違法違規的大量曝光,將會成為引爆食品安全行情的標志性事件,增加人們對食品安全進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視程度。曝光是一種手段,措施需要時間去執行,在這個階段的消費者還是需要專業的產品去保障入口前的食品安全。對于日常三餐中伴隨在食材中的農藥、病菌、激素抗生素等食品污染,都可以通過保食安專業食品凈化機來解決。誠信是承諾安全解決食品污染問題,無憂是讓消費者放心享用每一餐。讓誠信和無憂“握手”,保食安做到了。